2023-08-10 00:00:00 浏览量: 分享到:
进入8月,棉花生长普遍进入花铃期,这一时期是决定棉花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关键环节,也是棉田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重要时期。在库车水控各农场棉田管理工作中,通过无人机打药技术替代人工喷洒药物,实现了“机器替人”,省时省力省人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让农户轻松享受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
过去打药全部要依靠人工,每人每天能完成3亩到5亩棉田的作业量。现在无人机上岗后,一架无人机一个小时可以完成180亩-200亩地的打药任务。不仅解放了劳动力,还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此外,无人机旋翼产生向下的气流,还可以扰动作物叶片,叶片背面的害虫也能得到防治,既提高喷药效果,还能把劳动力解放出来,避免农户药熏、日晒的煎熬。
“开展无人机飞防作业,不仅可以解决常规施药方法农药利用率低、防治效果差、户外高温喷药作业困难等问题,还可以有效推进棉田病虫害大面积统防统治,依托农业服务组织等专业化队伍进行科学配药、喷药、田间防治,从而解决小散农户用药欠科学、打药效率低下、劳动力不足和人力耗费大等一系列问题,有效保障棉花增产、农民增收。”库车水控农业种植板块分管副总肖春新说道。
自成立以来,库车水控在“聚焦主业”的指导思想下,进一步深化棉花种植模式,始终坚持“优棉”发展思路,以高标准农田为依托,大力发展高产高效棉田,棉花产业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棉花种植面积达到14万亩。今后公司将持续加大农业生产科技投入力度,逐步实现农业与信息化、智能化和智慧化的深度融合,着力推进空天地一体化信息技术农业应用,并且加速构建以优异种质资源-全程机械化-节肥高效绿色增产模式的高产科技示范田,让农业生产更有“科技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