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新闻
您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 > 集团新闻 >

双河水发:以创新驱动打造“农业新质生产力”

2024-06-05 18:10:51 浏览量: 分享到:

近年来,双河水发积极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战略调整、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加强管控、苦练内功,全力推进棉花经营模式改革,打造优质棉基地服务平台,为企业在转型发展中打造新质生产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技术创新  科技赋能

2023年双河水发依托地域资源优势全力打造优质棉基地20.1万亩,推广优质棉种189.49吨、肥料674.62吨,将源头棉花种植端与生产加工紧密结合,保障棉花品质优良稳定。为更好地实现棉业经营模式改革目标,双河水发对8家棉业公司棉花加工设备进行技改升级,同时搭建数字化质量追溯平台,由传统的单机设备升级为物联网数据采集中心,实现智慧设备、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总体目标。

金博种业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工程,研发地区14个制种组合,2023年落实玉米制种面积16392亩,通过上游制种公司结合下游农户种植,全程采取规模化种植、信息化管理、标准化作业的现代管理模式,全程跟踪技术服务,保证制种玉米的质量和产量;同时按照“引进强企、订单种植、稳固基地、增加收入”的经营思路,走出一条“公司+基地+种植户”的新路子。

果蔬公司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拓展产业链条,倾力打造“企业+示范基地+专业合作社+职工+品牌”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采用订单合同的利益联结方式带动职工增收致富,利用现有4.1万吨保鲜库对鲜食葡萄进行保鲜、贮藏、反季节销售,将分散的农户与国内外市场联接起来,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被国家农业农村部评为“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

谋定后动  做实主业

棉花一直是双河水发的支柱产业,棉花板块占双河水发经济体量80%以上。近年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棉花经营的市场风险日益加大,轧花厂转型势在必行。2024年双河水发对棉业公司进行重新定位,对8家轧花厂实施统一联动,计划将棉业公司打造为集优质棉基地建设、融资、收购加工、金融服务和销售服务为主体的产业平台。

在产业模式上,打造优质棉基地,最大限度从前端控制棉花资源,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订单种植试点;在棉花贸易方面,通过现货贸易、期货期权等金融工具获取利润,同时探索开展皮棉进出口业务,尝试建立虚拟轧花厂,通过大数据分析有效平衡盈亏。

在制种产业上,双河水发计划申请多项新品种权与专利,引进高产优质熟化小麦品种3-4个,与制种公司合作,弥补金博种业研发、销售团队不足的短板;大力推动玉米制种土地流转,2024年计划流转玉米制种土地1.5万亩,为玉米良种扩繁奠定基础;计划投入455万元建设玉米苞叶剥皮机系统,进一步提升烘干效率及制种质量。加大种子销售工作力度,选育出2-3个综合表现突出、品质可达到双30以上、马克隆值在B级及以上、抗病性达到耐病性及以上的棉花品种。

做强果蔬产业和农业服务业,一直是双河水发矢志不渝的目标。2024年力争完成国家级产业园审批,盘活固定资产,对现有16座冷库、3条包装生产线和1个塑钢带厂进行重新规划,提高固定资产的综合利用率;尝试在新疆主要城市和地域建立销售体系,发展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推进葡萄产业融合发展。在农业服务上,通过建立大农服平台,整合资源,带动农资、种业、农机销售工作。

在进出口贸易上,双河水发将充分利用阿拉山口口岸及霍尔果斯自贸区区位优势,通过落地加工和直接销售的方式组织经营降低税收,拓展进口棉花、大麦、小麦、颗粒麸皮、葵花籽、亚麻籽、红花籽等粮油类产品落地加工和贸易,大力拓展博州本地大宗农副产品贸易,开展农机、农资、果蔬、种子等出口业务。

瘦身健体 提质增效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反作用。要提高生产力,就必须不断改变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按照水发集团党委质效提升年“聚焦、整合、优化、管控、提升”十字方针及水发农业集团党委提出的总体指导思想,双河水发对棉业公司进行了优化重组。

在调整组织架构上,双河水发对棉业公司实行片区化管理。将棉业公司划分为东、中、西3大片区,明确各片区负责人,全面统筹抓好片区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为加强党的建设,便于支部工作开展,计划撤销8个棉业公司党支部,重新成立3大棉业片区党支部。

在优化人员配置上,一是将棉业公司财务分成3个棉业小组进行管理,对财务人员实行统一集中办公;二是转岗富余人员,实行人员成本费用包干,超出集团核定编制人员费用部分自行解决;三是压缩领导职数,各棉业公司不设副职领导,只设1名主要负责人,主要负责人已通过内部公开竞聘方式产生。

百舸争流千帆竞,万象更新不负春。在今后的发展中,双河水发将进一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不断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充分激发人才潜力和企业发展活力,加快打造新质生产力,抢占发展制高点,提升发展竞争力,积蓄发展新动能。(作者姓名:陈常青  王富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