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新闻
您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 > 集团新闻 >

水发农业:勇担国企使命 助力乡村振兴

2025-06-05 15:53:20 浏览量: 分享到:

近日,水发农业集团参加山东省属企业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深入学习乡村振兴相关政策理论,走进临沂、潍坊等地田间地头与项目一线,探索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实践经验。

把握“五大振兴”重点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重点是推进“五大振兴”。一是产业振兴。要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二是人才振兴。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要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三是文化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既要发展产业、壮大经济,更要激活文化、提振精神,繁荣兴盛农村文化。四是生态振兴。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完善农村生活设施,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五是组织振兴。把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作为打造坚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着力点,把引领农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前进作为农村经济组织振兴的着力点,把促进向上向善和凝心聚力作为乡村自治组织健康发展的着力点。

彰显国企责任担当

2025年2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对全面推进兴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进行了系统的部署和安排,主要可以概括为“两个持续”和“四个着力”。“两个持续”——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四个着力”——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着力推进乡村建设、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水发农业集团坚持“立产业、搭平台、强科技、促就业”发展思路,积极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带动方面,在新疆喀什打造山东重点援疆项目——新疆喀什(山东水发)现代蔬菜产业园,丰富了当地百姓的餐桌, 被称为“南疆菜篮子”。项目西区为种植区,东区配套建设 “运营综合体”,集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产品研发、电商推广于一体,提升当地农产品价值;平台搭建方面,打造集“土地经营、良种育推、规模种植、精深加工、订单销售以及农资、农机、农技、农户金融服务为一体”的农业社会 3 化服务平台,助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科技赋能方面,科 技型企业总数达到 22 家。与朱玉贤院士合作成立院士工作站,在新疆开展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优质棉种研发。在新疆开展棉花生产智慧化管理,取得节水 22%、节肥 30%、增产 8%的效果,亩均综合增效超过 600 元。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建立的盐碱地改良与利用实验室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西北干旱型气候条件下高标准农田节能施工技术的研发”和“农田改良与土壤保育技术的研发”两项目获批山东省技术创新项目。带动就业方面,容纳就业人口超过 6 万人,服务社会企业超过 4000 家。在新疆喀什建立现代农民技能培训学校, 从山东省内和当地聘请经验丰富的专家传授现代农业技术,培养超过 2 万人。

积极打造“齐鲁样板”

高质量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山东的重要政治任务。

近年来,山东涌现出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可梳理概括为10种类型。一是产业融合带动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公司+农户”基础上,带动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把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更加紧密地衔接起来,打造全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二是片区联动开发型。以行政区划、流域或片区等为单元,统筹规划布局,通过产业聚合、资源整合、组织联合等方式,实现区域整体提升。三是生产托管服务型。围绕解决“谁来种地,地怎么种”问题,结合土地流转,将农业生产的一个或多个环节委托给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四是数字赋能驱动型。各地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使无人机撒药、APP种菜、“直播带货”等成为新农活,推动电商农业等新业态快速成长。五是人才智力支撑型。各地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土专家”“田秀才”,集聚了一大批现代化、复合型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比如济宁培育“乡村振兴合伙人”、威海招募“乡村规划师”、聊城“棚二代”返乡创业等。六是“两山”理论实践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打开“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通道,让自然资本保值增值、绿色产业富民惠民。七是文化传承涵养型。把赓续红色基因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挖掘活化古村落、传统手工技艺、革命遗址等资源,发展研学教育、旅游体验等,传统乡村焕发新生机。八是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型。发挥基层党组织优势,通过党组织领办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构建集体与农户之间新的利益联结机制。九是党组织联建共建型。创新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村与村、村与企业、村与合作社等组建联合党委或党建联合体,以组织联合促进融合发展、协同治理。十是社会力量撬动型。各类金融机构、科研院所、国有企业、社会组织等,发挥自身优势,撬动各类资源要素向乡村聚集,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力支持。比如,水发农业集团与临沂沂南县大庄镇签订了合作协议,谋划开发 “红色沂蒙”吨半粮(沂南)高产示范区项目。